数据实验楼疫情分析项目支持长江大学数据可视化课程设计教学

2022-07-05

应用背景

2019年长江大学获教育部审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计算机、数学、地球科学、人文与专业素养和爱国情怀,较全面掌握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布式计算、分析与展示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毕业后能在IT行业、石油与资源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工作,以及大数据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大数据理论研究、咨询、教育培训工作。

使用场景

数据可视化课程设计是长江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学分为2学分,教学周期为两周,开课学期为第六学期。本课程需要通过完整项目锻炼学生数据可视化的实践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综合能力。

学生情况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三学生78名。学生前置已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Python数据处理编程、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解决方案

针对学校数据可视化课程设计的需求,匹配数据实验楼的“COVID-19疫情可视化分析与建模项目”为课程提供实训平台和项目资源。

COVID-19疫情可视化分析与建模项目使用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借助Python第三方库,使用可视化技术绘制多种类型图表对疫情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最后通过构建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以及借助接触网络模拟疫情传播进一步理解疫情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及传播发展态势。通过实训,学生将进一步夯实Python语言的编程能力,掌握各类型图表的使用场景,理解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项目内容主要部分针对数据可视化设计,通过项目实践,能够锻炼学生对Echarts等行业流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能力。结合疫情真实数据,让学生掌握数据可视化中颜色地图、条形图、柱状图、桑基图、饼图、玫瑰图、气泡图、折线图、动态排名条形图、动态颜色地图的应用能力。

本次课程学生大部分已修Python数据处理编程,项目主要实践语言为Python,与本次课程学生的知识储备较为匹配。

客户反馈

数据实验楼疫情分析项目支持长江大学数据可视化课程设计教学1.jpg

(长江大学数据可视化课程设计学生在学校实验室进行项目实践)

本次项目实践为学校提供了真实数据科学项目资源和教学平台,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产品介绍

数据实验楼iDataCoding是由博雅数智自主研发的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综合项目实验实训平台,服务于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实训室建设。平台提供企业级项目,覆盖公共卫生、健康医疗、金融、电商、营销、交通等多个行业。通过真实项目、实际业务数据、实际项目分析流程,培养学生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具体行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项目分析思维,根据不同的项目背景使用相应的技术和方法解决问题,不断地积累项目经验,为将来走向社会岗位奠定基础。

数据实验楼疫情分析项目支持长江大学数据可视化课程设计教学2.png

http://idatacoding.cn/

联系我们

已有爱数科或爱数课账号的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体验。申请教学或科研使用,请联系电话和微信13693290406

助手iconChat